篆刻这个名词同书法这个名词一样,细细推敲起来,有许多不准确和不易界定的地方。现在人们通常说的篆刻,一般指用刀刻出来的篆书表达的印章,有时又指这个过程或行为。印章本身叫篆刻呢,还是印章印出来的印痕叫篆刻,还是创作过程叫篆刻,或者干脆篆刻指的是一个艺术门类,把上述全包括进去。不管怎么说吧,附属于美术也好,附属于书法也好,说成民间工艺也好,说成雕虫小技也好,似乎现在在艺术的厅堂里往往算它有一席。因此,这本书的名称也不妨号称一下“艺术”,叫“印章篆刻艺术”。
我与印章有缘可以追溯到1953年,那时认识不少字了,看到家里的“印谱”,红的黑的很美,还翻到大人藏在匣中的印章,无论石头,边上的字,还是印出来图样,都足可令人把玩。于是偷了一块石头送给一个同学,并在另一头刻上他的大名,居然会写反字。刻好了,不意却闯了大祸,被大人狠狠打了一顿。原来那块图章是吴让之刻的“劫灰外物”。此后,至少五年不敢再刻。但把几本印谱却翻得脱了线(线装书)。后来知道吴让之、吴昌硕等人的名印谱。由于劫难,这些印谱和家中藏印不知所终,只有几本二三流的印谱在我身边,幸免遇难。但在1960年,不知何意,大人看到我又偷刻的印章,却一反常态,指点起来了,后又请一位当地名家讲了一些,又燃起了刻印的兴趣。到1965年花五毛钱得到一本《吴昌硕篆刻选集》,如获至宝,又看了一些专书,业余时间爱好入迷。
1981年有一方印作刊于《光明日报》,自贡市的朋友邀我去(游讲)篆刻,为此,草写了讲稿,此后多次讲课,讲稿从提纲变成(纲目),有些头绪了,早就想弄成讲义,也有人提出,无奈世事匆忙,终于未能整理出来。一晃将近二十年,现在机缘凑巧,很多年轻人迫切想了解篆刻艺术,也想学习操刀,于是把以前的讲义充实了一下,也是应急,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对近年流行艺风未加评述。
篆刻是艺事,艺事是靠自己领悟的,只要有兴趣,只要有追求不舍的精神,加上悟性就会有成,当然入门的指点也是重要的,这本讲义就是用于篆刻“扫盲”的教材。入门不难,深造也易,要成大器还得修养、素养和学养。但先欣赏一些印谱,提高眼力,有一点基本知识和操作水平,作为艺术的素养也是必要的。有了基础的素养,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这本书写得匆忙,改得也匆忙,资料看得也不多,缺点错处在所难免,祈望读者有以教我,切磋艺术,不胜感谢。
版权所有©2018-2021蕙风轩. 保留所有权利
烟台小樱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