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石居士


1 高山仰止,大道力行——怀念敬爱的韩冬冰老师

1999年,先生在烟台家中指导作者欣赏书法作品

一、追思

转眼间,韩冬冰老师离开我们5个多月了。

2020年12月22日,早7:51,肖晋微信告知我:韩老师前一天晚上去世了。不相信、悲痛、太遗憾……各种情愫瞬间涌上心头。我跟肖晋说:“之前说好的,我们俩请韩老师吃顿饭聊聊的。”肖晋也说:“我本打算请韩老师给我们在上海的烟大校友们再上一堂课的……”

心情稍微平复后,我跟肖晋相约一起去韩老师上海家中探望,见到了戴老师、竹箴兄弟、苗苗以及先我们赶到的晓彤师妹、大印师弟等几位校友。

戴老师穿着围裙,一个接一个的剥橘子,剥了一大盘,放在茶几上,不停地催促着我们多吃点,多吃点,说这些橘子是韩老师生前买的……

竹箴兄弟说,韩老师去世前身体情况就不是太好,只是没有想到走得这么突然。因为走得突然,老师也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是曾给他提起过,身后事希望由他的学生们操办……

竹箴兄弟说,韩老师这一辈子就怕麻烦人。这也许是老师一辈子少有的“麻烦”学生。但对我们这些学生和弟子来说,能承担起恩师的后事,既是一种被托付的责任感使然,更是一种内心炽热的情怀和使命召唤。我们随即在上海成立治丧小组,韩老师天南海北的众多弟子主动参与其中,带着对老师的无尽爱戴和哀思,不分昼夜、不讲条件、不辞辛苦的投入到老师后事的操办过程中。

2020年12月27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老师的生前亲朋好友和学生一百多人汇聚在上海浦东殡仪馆,为老师送行。肖晋主持了隆重的告别仪式。受母校烟台大学的委托,我代为宣读了学校的悼词。在老师上海后事的筹办过程中,种种细节十分感人,至今难忘。此不赘述。

2020年12月27日作者在恩师韩冬冰先生上海告别仪式上代表母校致悼词

二、追慕

一晃离开烟大已经20多载,回望那段大学的青葱岁月,几多怀念。

初识韩老师,是从努力听懂他带着浓重泰州方言的、铿锵有力的普通话开始的。“你看,我写字的时候啊,不光是手腕在动,我的手指也在动,手指的关节也在动”,书法指导课上,韩老师边写边传授;中华诗词课上,他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慷慨激昂,始终不离开爱祖国爱人民的主线。

很羡慕后来的师弟师妹们能跟韩老师留下那么多的照片。我们在校的时候搞了那么多活动,却囿于当时的条件无法留下多少照片。上世纪90年代,能用上BP机就算好的,拍照是一定要用带胶卷的相机的,不像后面可以用手机随心拍。

现在回想,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韩老师之对于我,那就是“高山仰止”。韩老师的人格魅力、艺术水平、思想境界皆是我所敬仰且难以企及的。韩老师的成就,诸位同门们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我都仔细阅读过,深以为然,我就不另作阐述了。我想探索的是,韩老师是如何达到这些成就的。我想他一定禀赋超群,幼学琼林;他一定勤奋好学,博观约取;他一定扎实不浮躁,笔耕不辍;他一定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他一定无私奉献,唯独无我;他一定心灵自由,不慕虚名;他一定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短短几句话实难概括韩老师之所以成为韩老师的原因,如果再强调一句,那就是“学做学问学做事”。我认为,这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协会出过一本书,叫做《雪泥鸿爪》,犹记得韩老师做的《后记》——“古往今来,所谓有识之士,大都追求无非是做大官,赚大钱,做大事,归根到底,做人要以‘做事’为根本,只有会做事,才有可能当上大官,赚到大钱”,“一辈子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因此我认为,正是由于认真做学问做事情,才成就了韩老师文理双全、著作等身,立功立德立言,桃李满天下,功德圆满,为我辈乃至后世所敬仰。 韩老师曾提到并评价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他说“学生书画协会的活动,都是在做事,协会开头就是为了做一个不大不小的事应运而生的”。现在再重温这些话,别有一番深刻的意蕴。确乎如此。

三、追忆

我是1996年考入烟台大学的。由于对书法的爱好,我加入了当时大学里少有的几个学生社团之——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

这里说明一下,很惭愧我可能仅限于对书画的热爱上,书写水平实在难于与各位蕙风校友们比肩。加入协会后,我跟着岑伯为师兄、王磊师兄参加了协会的不少活动,也因此认识了书协指导老师韩冬冰老师、宋永平老师、袁兆君老师、刘善平老师、曲晓丽老师等。后来,伯为、王磊师兄相继面临毕业或忙于考研,入会时间不太长的我就担起协会第四届会长的担子,跟当时法律系的马致远、王江涛搭班子,马致远是秘书长,王江涛是副会长,他们两位都非常能干。

回顾协会当时的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人,领导班子不健全,会员十几个;二是没钱,新人入会每人只要缴纳10块钱的会费,但平时笔会活动的笔墨纸砚以及各种大活动的费用都需要开支,根本入不敷出。没人,也得想办法找人先搭班子,理事会下设毛笔部、硬笔部,国画部、财务部、外联部、宣传部等部门架构,找到适岗的人选;活动人气不旺,就相互动员各自班上同学参加,不能让授课老师感到冷场,也不能让协会会员觉得没人气而放弃,导致恶性循环;没钱,就找校团委化缘,就搞硬笔培训赚钱,甚至跟校门口文具店老板搞合作拉赞助。亲戚靠走动,协会靠活动。设计好活动内容,搞宣传、借教室、请老师,小活动每周末坚持搞,大的节日校内搞书画展,组织会员参加更大范围书画比赛并获奖。我们那会儿还跟烟台市书法家协会积极联系、虚心求教,跟当时的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山东工商学院)、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等高校搞大学生书画联展;内部,团队搞出游团建等活动。一系列的活动,拉高了人气,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给学校的文化建设增光添彩。协会当年就获得了烟台大学“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这一切不断向好的变化,除了理事会的共同努力,除了校团委的支持,最大的功劳就来自于协会的指导老师们。他们分文不拿,有求必应,牺牲自己本应休息的时间,一次次为协会无私的奉献。我至今感恩遇到的这些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老师们,他们的精神和风范至今都影响着我。在所有这些协会指导老师中,如果说其他老师给予协会和我们的更多是技艺上的指导,那么韩老师给予协会的远不止于这些,他为协会注入了灵魂。这就是“横渠四句”的办会宗旨。

回瞰协会二十多年的发展史,韩老师之于烟大学生书画协会,无疑是协会真正意义上的奠基者和引路人。我们这一届协会班子,如果说为协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一点基础的话,现在总结来看,也就是践行了韩老师所说的“做事”——在韩老师及其他诸位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校团委的支持下,用心投入做了一点事。值得欣慰的是,当年我们在协会里做的那些事并没有随时间湮灭,它已化作协会基业长青的一块块铺路石。

1998年,作者在书画协会换届大会上发言
1998年,书画协会换届大会上合影留念

协会第五届的接力棒我交给了肖晋等人,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做得最正确的事情之一。那时候,肖晋、田相伟、苑英奕、顾巍、郭凯等一批又一批有艺术水平、有活力干劲、有组织水平的才俊成长为协会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换届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时任校团委书记的何世新老师出席了协会换届活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校团委对我们协会的肯定。尽管如此,我们深知协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会员数量还不够多。肖晋、田相伟、苑英奕等人勇毅的挑起了这付担子,由他们带着协会不断向前发展,一届届的薪火相传。交出接力棒的我站立在原地,看着他们奋力的奔跑,由衷的为协会高兴、为他们加油。

大学毕业20多年,我一直关注和关心着协会的发展。协会后面越来越好,真正实现了大跨步的发展,一直绵延到现在,成为烟台大学历史最悠久、兴办最成功的大学生社团之一。协会迄今已历经27届理事会。后面一届届的协会骨干不断壮大,虽然见面不能一一叫出名字,但他们很多人的名字,我都在不同的场合听老师和很多师弟师妹提起过,可谓耳熟能详。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受惠于协会这个大家庭、都成长于协会这个大家庭、都受韩老师和这个大家庭气质、氛围的长久熏陶,所以大家见面都有种一见如故、气味相投、可堪信任的亲近感。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同感。

前段时间,我重新翻阅了过去的照片。那是2020年12月27日下午,在老师上海告别仪式结束后,一些校友下午聚在一个茶馆里,为协会的发展建言献策。茶馆房间墙上的牌匾正好书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个大字,恰好应景了韩老师所讲的“学生书画协会的活动,都是在做事,协会开头就是为了做一个不大不小的事应运而生的”这句话。回望协会一届又一届的接续发展,其实就是这么一步一步通过扎扎实实做事走过来的。

协会第五届的接力棒我交给了肖晋,这也是我觉得我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那时候田相伟、苑英奕、顾魏、郭凯等一批有艺术水平、有活力、有干劲、有组织水平的才俊已经在协会队伍中,这些人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好朋友。换届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校团委也非常重视,当时校团委书记何世新老师亲自参加了换届的活动。那个节点协会依然有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会员的数量总体上还不多,但肖晋挑起了这个担子,组建了班子,自此协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跨步发展,一届比一届强,绵延到了现在烟台大学最成功的社团之一。听竹箴兄弟讲,韩老师在世时提起过肖晋,说肖晋是个做事的人。这些年我也一直关注着协会的发展,一届届的理事会成员,虽然有时候见了面有些校友我认不出来,但名字基本上熟识。

2020年12月27日下午,在老师上海告别仪式结束后,没有离沪的各届校友们又找了个茶馆,为协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巧合的是,近几天我翻照片,发现茶馆房间墙上的牌匾正好书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个大字,恰好应景了韩老师所述“学生书画协会的活动,都是在做事,协会开头就是为了做一个不大不小的事应运而生的”这句话,每一届的理事会成员,都是这么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做事走过来的。

2020年12月27日韩冬冰先生上海告别仪式后部分师兄弟姐妹在茶馆座谈会上

四、怀念

大学毕业后,我即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为做事东奔西跑,跟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非常之少。进入社会愈久,也愈加怀念在学校特别是在协会的幸福时光。

2015年12月作者与肖晋师兄与先生在书画协会活动室

2015年12月16日,我跟同在上海工作的肖晋临时起意,结伴从上海专程飞回母校,看望老师。老师非常的开心。看到协会有了宽敞明亮的固定活动室,不必像我们那时经常借教室、到处打游击,了解到协会已经发展成为学校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之一,我们无比的开心。是日下午,跟在校的师弟师妹们座谈交流,晚上在学校食堂跟老师和师弟师妹们共进晚餐,追忆往昔,展望未来。那一刻,我们是幸福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心中对协会满满的爱,从未远去。

后来,老师来上海的机会多了起来。于是,我们有了跟老师在上海见面交流、深入学习的机会。这中间,离不开廉吉庆师弟的辛苦组织。有次,我带孩子一起参加蕙风上海校友的聚会,和老师以及在沪的那么多师弟师妹们共同参观上海博物馆。韩老师对油画、古董甚至编钟上的浮点都有深刻的见解,不禁让我再次感佩老师的博学多识,也似乎找到了大学时代的那种感觉。活动结束后,我送韩老师回家,送给韩老师我精心准备的一个钧窑陶瓷,基座上有蝙蝠和桃子,上面是一只梅花鹿,寓意为“福禄寿”,那代表了我对老师的真诚祝福。后来去竹箴兄弟家,我看到老师把它摆在电视墙的左边。痛惜老师没能如我们所愿的更长寿一些。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只要韩老师的精神永存,就是“福禄寿”了!

2018年1月7日,参观上海博物馆俄罗斯油画展

毕业后还有一次跟老师的晤面,是在北京,在2018年8月朱晓磊师弟执掌的星权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周年庆祝活动上。很多师兄弟姐妹都赶来了。老师和这么多有成就的弟子们在一起,非常开心。白天的时候老师写了很多字,我也向老师求了一幅。老师说,写什么呢?“我见青山多娇媚……”略一沉思,老师提笔一气呵成,真可谓精品佳作。犹记得,星权律所的三周年庆典活动搞得非常成功,老师在活动现场还结合活动主题和他事先写好的对联,就法律相关话题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满席皆拍案叫绝。

2018年8月7日,先生和作者应邀参加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三周年庆典
2018年8月7晶,先生和作者应邀参加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三周年庆典

近些年,我跟老师见面的次数虽然屈指可数,但私下的电话、微信交流联系一直未曾间断。偶尔还能惊喜地收到老师的贺卡。当老师有次得知我的孩子患病,他就一直关心孩子怎么看病如何吃药。我偶然在微信上发个朋友圈,老师看到后也会就他感兴趣的内容跟帖留言,让人心生温暖和幸福感。诸如此类,无不体现着一位师长对毕业多年弟子的关心和关爱。其实,老师的关心和关爱又何止于我,那么多师兄弟姐妹都感受到了!这就是老师的大爱吧!

五、致远

韩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足以影响我们一生。对我来说,这种影响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做事”。

大学毕业工作后,我在职业生涯上经历了很多。如果说也曾有一些小的所谓的成功点,无不是认真做事做出来的。受老师影响,崇尚认真做事、躬身力行,讨厌“假大虚空”,已经渗入我的血脉。

值得骄傲的是,烟大学生书画协会的校友们,秉承了老师学做学问学做事的力行态度,无论是继续求学深造还是踏入社会工作,大都有了一番成绩。蕙风轩这个大家庭,在老师仙逝后更加的团结,大家更加的奋进。老师若有知,也会欣慰吧。

高山仰止,大道力行。期望我们这些人能继续秉承和弘扬老师的精神,凡事认真,勇猛精进,每个人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由是怀念敬爱的韩冬冰老师!

高建永
2021年6月8日

先生与作者微信交流截图
先生与作者微信交流截图

编者按:作者系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第四届会长。

编者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四句”,学生书画协会会训。

追思,是一首写不完的诗,如泉水般潺潺而甘洌;如雪山般渺远而高洁。

作者借助追思先生,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关于协会早期克难前行、砥砺奋进的水墨画卷,也展开了一篇关于“做事”的掏心分享。

细读作者文章,全篇都是在谈做事、谈实干。协会从创办至今一路走来,绝非一马平川一帆风顺。协会的初创阶段的发展历程,堪称一段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协会初创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钱”、“没有活动室”。但是以作者为代表的协会骨干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怀着一定要把协会办好,一定要将薪火传下去的强烈信念,“有条件要上、没条件想办法也要上”,运用杠杆原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支点,撬动一切可以撬动的资源,去为协会的发展寻朋觅伴、增砖添瓦。没有人,就想方设法拉同学,拉室友“攒人”;没有钱,就跑团委,拉赞助,办培训班“攒钱”;没有活动室,打不了“阵地战”,那就借教室,办书画展打“游击战”。正是凭着这种打不垮压不弯的干事创业的韧劲和信念,协会发展告别了短暂的低迷,一年就打了翻身仗,一跃成为学校优秀社团。此后,协会发展势头持续上扬。回望过去20多年,协会从小到大、也从“无”到有,一届届理事会为后来的师弟师妹们积攒下不错家底的同时,也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汲取和传承。

在作者看来,先生是一位一辈子用心做事的人,是一位实干家。我们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无论是早年大学毕业投身祖国大西南的三线建设,还是人生后半段来到山东烟台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包括全身心地指导学生书画协会,先生一直在做事。正是在一生的勤勉做事中,铸就了先生的人格、精神和事功。这也应了那一句西谚——“并非伟人在做事,而是做事让人变得伟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先生的教育和引导下,协会历届理事会所倡导所培养的也都是“实干家”。培养书画篆刻人才,师兄师姐要俯下身来教,师弟师妹要俯下身来练;搞好策划,定好方向,要有人脚踏实地地实施;搞宣传,板要有人打,海报要有人贴;外出社会实践,前后那么多细节要有人规划盘算、操心忙碌。总之,协会发展的点点滴滴,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书画协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是历届协会骨干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凝结出来的。也正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代代协会骨干得以经受历练,得以在奉献与实干中收获幸福与成长。在这个意义上说“实干兴己”,亦不为过。

《庄子》有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协会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一部创业史。作者曾经讲过,他那时就是以办企业的理念和思路来办协会,后来越发感到二者的相通之处。比如办好协会最关键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搭班子。干任何事情都是先人后事。你想法再好、再有钱,没人去帮你实施和落地,那都是空的。做企业也是这样。在作者看来,在大学期间能用心带好一个协会,毕业后去创业去就业也一定不会差。这是作者在协会期间感悟出的宝贵经验,很值得我们后来的师弟师妹们借鉴。

作者在文章中说:“受老师影响,崇尚认真做事、躬身力行,讨厌‘假大空虚’,已经渗入我的血脉。”作者毕业后即进入济南的一家企业工作,从一线的普通职员做起,通过做事深得领导层信赖和栽培,后来做到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独当一面;再后面出来创业,当前所在这家公司新三板上市,正在争取主板上市,凭借的就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精神和不屈不挠、勇于任事的宽阔肩膀,练就了一身“见招拆招”,解决“疑难杂症”的过硬本领。而这身本领的练就,恰自协会始。

作者曾说,协会对他自己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跟协会的情分也是一辈子的。今天,作者纵然工作非常繁忙,仍然关注关心着协会的发展,仍然在关心关注着蕙风校友特别是在沪师弟师妹们的发展,为他们尽可能排忧解难、搭桥铺路。作者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他相信师弟师妹们一定会超过他。

有弟子如建永者,是先生之幸;有会员如建永者,是协会之幸;有像建永师兄这样的师兄(师姐),是师弟师妹们之幸。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2018-2022蕙风轩. 保留所有权利
烟台小樱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