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石居士


1 师之大者,利国利民

十几岁的我,接触了金庸武侠,教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二十几岁的我,碰到了韩老师,教我胸怀千古,继往开来。

我并不是一个认真刻苦能够坚持不懈的学生。兴趣广泛的秉性,让我对很多事情心向往之,却又浅尝辄止。静心,养性,是我毕生的课业。

进入书协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就犹如我从前之后的众多的兴趣的开始。当然也曾经为其废寝忘食,夙兴夜寐,辗转反侧,但终未窥一二门径,便束之高阁。做韩老师的学生,我确实没有资格。与很多兴趣不同,学习书画,我遇到了韩老师,虽然对韩老师的亲近,也只限于仰望。

记忆还停留在他的课,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红楼梦的分析,有趣且新奇。老师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让我感受到老一辈工作者的拳拳报国之心。

还记得,老师讲述小时候上茅房看书,被父亲发现,父亲考问,老师一一作答,父亲欣慰的让他好好看书,不要带到茅房,弄脏书册的故事。记得老师那时脸上的童趣与得意,以此告诉我们,要好好读书,爱护书籍。老师讲述工作时期解决的一个化工材料粘壁的问题,他从沂蒙山煎饼炉子得到启发,热炉不粘,改良了反应炉,获得了科技二等奖。还记得老师当时自豪的神情。创新来源于对方方面面的观察和创造。

在那后的长达八年甚至未来更长的科研生活中,我一直谨记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面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好奇心,要学会联想,看似简单的一个点,可能解决另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老师还讲,兴趣是最大的天赋。因为喜欢,所以努力,因为努力,所以可以弥补部分的天赋不足;因为喜欢,所以钻研,因为钻研,所以可以以小见大;因为喜欢,所以乐观,因为乐观,所以可以不屈不挠奋发向前。在无数次的开始和失败的循环中,我不断的告诉自己,喜欢做实验,明天一定会好的,虽然那个明天一次又一次的爽约,但总归是到了。我也坚信,未来无论遇到多大的艰辛,美好的明天终会到来。老师还讲,我们要传承,不能让传统文化在我们这里,断了香火。热泪盈眶。老师身体力行,七旬古稀之年,仍坚持站着授课,讲传统文化,讲红楼梦,讲古诗词,讲书法……抑扬顿挫,妙语连珠,深入浅出,惟妙惟肖。

后来,在带实验室师弟师妹的时候,总有一种传承的责任,即使我传的不是传统文化。对于我自己,不懂的就多查资料,多问多看多总结,尽量不要误人子弟。老师还讲,文科要学习理科的严谨周密,理科要学习文科的浪漫想象。在面对问题,不拘于所见,善于联想,畅想,天马行空。虽然经常被质疑被批评思维太跳跃,但这确实也帮助我解决了很多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也帮助我阅读不同方向的研究文章时,有很好的联想、理解和启发。如何用扎实的理论支撑天马行空的想象,甚至达到创新和创造,这也是我毕生要努力的方向。老师写字的时候总有一种韵律节奏,行云流水,让人拍案叫绝。做实验的时候,我总喜欢把各种工具材料准备好,尽量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沉稳不乱,力求行云流水,仿佛像或者就是一种艺术……

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绵长深远的。即使在我从未拿起过笔的六年,在我几乎没跟大家联系的六年,老师仍然影响着我生活中的点滴,韩老师永远是我最敬重的老师。

2019年的一个契机,我又拿起了笔。一切重新开始,铺纸,研磨,起笔,行笔,收笔。除了空闲时,每次烦躁不安时,也会执笔临帖。有时心躁到手抖,不能控笔,就强迫自己写一张,若还不静,就写两张,字写的难看至极,但心也就慢慢静了。为了磨砺心志,我要求自己每周都要写字。也不知能坚持多久,只是希望能坚持的再久一点,也希望,这能成为我毕生的坚持。

2018年冬,金庸先生去世。我才恍然,日月如梭,我也年纪大了。我开始关注老师的各种动态,想多看看老师,同学们在上海有聚会,就尽量都去。2019年冬,父亲去世。悲痛万分,真正体味到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2020年冬,韩冬冰老师去世。晴天霹雳,生欲仰而师不待。仿佛这几年都不是真实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明明马上就可以自由了,明明马上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仰望老师,明明希望能得到老师亲自指导临张玄碑,明明希望能再听老师评书画讲诗书,明明还想多看看老师写字,画画,只是静静的看看,明明还想多看到老师,听到老师的消息,哪怕只是视频里,照片里或者别人的叙述里,一切终成不能,终成奢望,终成遗憾。

这一段时间,我也想了很多,正如冷凯师兄讲的,不知珍惜,荒废太多。这也是对我最后的警醒。

师之大者,利国利民。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韩冬冰先生,生前身后,名垂千古!

不肖学生:刘巧凤
2021年01月15 日

编者按:作者系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第十七届理事会理事。

编者评:这是刘巧凤向“我与恩师冬冰先生系列”提交的第二篇文章。是编者提出的“师之大者,惟我先生”观点探讨的又一篇力作。

作者在文中一直在反省。称自己“兴趣广泛”但是又不能“认真刻苦”和“坚持不懈”。喜欢书法,却“未窥一二门径”便“束之高阁”。对很多事情“心向往之”却又“浅尝辄止”。作者已经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存在,所以觉得“静心,养性,是我毕生的课业”。方向基本正确,只是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也就是急需寻找一位金庸著作中所谓“侠之大者”,为自己打通“任督”二脉,这种在反省中思考,在思考中寻觅的过程让作者感到痛苦和困惑。

作者很幸运,她遇到了韩老师。

作者对老师一直在仰望。或者说一直在观察和研究。也就是作者一直在探究:韩老师之所以成为韩老师,原因何在?老师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对红楼梦的分析,让作者感到“有趣且新奇”。老师讲自己小时候在茅房看书的故事,让作者看到老师的“童趣与得意”。老师受到沂蒙山煎饼炉子影响改良反应炉取得技术突破,让作者看到老师“自豪的神情”,等等。 作者在文中反省自己“思维跳跃”。此言不虚。这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散文”。作者一会讲金庸,一会讲书法,一会讲老师,一会讲实验,一会讲理论,一会讲实践……看似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但是有两条主线一直都在,那就是作者时刻对自己的反省和对老师的仰望(学习和研究)。这两条主线从文章开始一直伸展到末尾,渗透在字里行间。这两条主线,时而平行,时而交织,时而“和谐”,时而“碰撞”。作者一直在自我反省中思考如何向老师学习,甚或是积极想在老师那里获得灵感。可能这两条线从作者认识老师那天起就开始形成并延伸,将来也一定会存在并继续延伸下去。因为作者也清楚地觉得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绵长深远”的。

从巧凤这篇文章中,编者明显感受到了“范”的魅力。巧凤向老师学习的方法可以定义为“观察法”。她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观察和聆听在老师这里寻求“灵感”和“启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范者何?影响可为范,德高可为范,榜样可为范,身教可为范等等。同时,作者对于老师的一些经验,观点,箴言的理解和思考是相当深刻和到位的。

关于“师之大者”这个话题,我们还会继续思考和探讨下去。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2018-2022蕙风轩. 保留所有权利
烟台小樱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