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石居士


1 永远怀念您!

昨天中午,看到晓磊师兄的朋友圈,韩老师仙逝。

我想我一定是看错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去找和我联系密切的晓彤学姐,确证了这个事情。又打电话给我们这一届的柳儒,内心真的不知所措,怎么这么突然啊!前几天老师还在朋友圈评论大家发的内容呢!

烟大四年,书协四年,往事种种,涌上心头。

我是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所以就让我以阶层流动的视角来审视我在书协的四年吧。直到今天,我都无比感恩,在书协的经历,书协一届又一届考研考博的师兄师姐的鼓励,让我在读研读博这条教育实现阶级流动的路上越走越远。

高雅爱好与文化资本

刚入书协的时候,我是写硬笔字的。那时,新生书画大赛只要交上作品,无论写得怎样,总是能获个奖。军训结束跟着杨兴锦学长练习了一个多月,就拿到了一个校二等奖,真是一个令人喜悦的事情。后来,大家都写毛笔书法,我跟着我们学院的珂珂姐练习石鼓文,再到写小篆。我一直都写得不好,没有好好练习,总是沉迷于各种班级活动,甚是惭愧,愧为书协人。但不管怎样,书画协会的这段经历,竟也在未来的求学生活中为我增色不少。偶尔提起笔来写写小篆,过年给办公室写个福字,在一群人堆之中,也能赚一个“写得真好”的好名声。似乎有些“卖弄”,但这些都是韩老师和书协给予我的。我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习了我儿童时期根本无法接触到的“高雅爱好”,增添了一笔厚重的文化资本。

在读研的时候,很多同学总说要去这里玩哪里玩。我总是骄傲地说我都去过了。他们总是好奇刘伟你怎么去过那么多地方?是啊。我在大学里,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我都去过了。大学四年,从山东沿着江浙伊一路南下,福建、湖南、广西、安徽、江西……毕业那年还跟随老师去了河南。大学四年的时光里,韩老师带着我们四处游学,我们接受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洗礼;我们每到一处,韩老师都是充当导游,给我们讲这里的历史,时光瞬间就从现代穿梭到了古代。这所有的游学经历,都以一种“毫不知情”的方式,让一个生于农民家庭,从不敢想可以四处“旅游”的我,习得了中上层阶级独有的“睁眼看世界”的文化资本。

我永远无法忘记,大二那年,韩老师带我们去安徽和江西玩。那次我们的大巴车缓缓开出山东,途径江苏连云港,再到晚上南京时,我是多么地兴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省,那种上午在山东,晚上到江苏,跨省份的空间流动,竟然让我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直到后来,我坐飞机从山东到浙江,坐高铁从山东到浙江,做普列从山东到浙江,我再也没有那样独特的感觉了。

本科读书时,时常囊中羞涩。每次和老师出去玩,总是会去打工赚些钱财,积攒起来和老师出去“看世界”。那时候老师带我们出去玩,我以为出去一次要花好几千。可是,我印象很深刻,我们第一次随老师南下,我们从山东到安徽,爬黄山,爬九华山,去宏村、西递,去江西婺源,李坑等等。最后,每个人才花了900块钱,玩了整整十天啊。后来我才知道,剩下的钱都是韩老师补贴给我们一部分,他通过四处“化缘”,为我们减少花费。

长这么大,我都没洗过多少张照片,家里留存的照片屈指可数。每一次书协游玩之后,老师总是给我们把所有的照片都洗出来,教我们怎么分照片。我每次出去玩总是喜欢各种拍,大学四年,我的照片多得数不过来了。而自从毕业之后,我的照片几乎都没有洗出来。只有老师,才会想着给我们留下一些印记,一些关于青春的最美好的回忆。

跨越阶层的流动

程猛有一篇懂事及其命运的文章,说尽了寒门子弟在跨越阶层流动过程中的复杂的道德情感。我回忆我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我发现在读研和读博的过程中,人生中的每一次和过去的原生家庭产生撕扯时,我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伴随着强烈的阵痛和自我剥夺感的。而在我最最美好的大学生活里,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最没有复杂的爱恨交织的成长阵痛的体验,恰恰是在协会的最美好的时光。学习书法、外出游学、洗照片留有成长印记等等,原来在这份独特的成长经历中,我那么幸福。我既习得了布迪厄所说的一些文化资本即高雅爱好,我又没有感受到那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以前总是听老师说,鼓励大家考研考博,也鼓励大家二战、三战……那时体会不够深刻,抛开“为国家贡献”不谈,教育确实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一场盛大的跨越阶层流动的机会。回头再看,书协的人,大多寒门出身,却因考研读博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我们何其有幸!我们这一生的命运,虽说与自身的那种动力相关,但总归是我们生活在韩老师为我们营造的“唯有读研读博,才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中。很多人二战、三战,都在不断地考研,都是韩老师在鼓励大家,韩老师总是细数,哪位师兄师姐考研多少年,考博多少年,考上了。韩老师让大家都回烟台考研,有兄弟姐妹们相助。他说“英雄不问出处”。韩老师在大学的时候就对我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以润物细无声的培养给予了我们太多的跨越阶层的力量。

那些习以为常,一生难忘

烟大四年,我度过了我最最美好和精彩的大学生活。是韩老师二十多年把一切献给了书画协会,是韩老师给我们机会,让我们拥有了如此美好和值得怀念的大学生活,是韩老师把毕业后的我们凝结成一个强大团结的团体,希望我们互帮互助。书协的人填补了我生活的酸甜苦辣,书协的经历让我的人生多了一份永远不可磨灭的时光。

韩老师一生简朴,一件衣服十几块钱,一直穿到很破。而我们却还时常陷入到消费主义的浪潮中,互相攀比衣服、鞋子、穿着。人的一生,这些东西真的那么重要吗?韩师一生简朴,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却还是穿着如此朴素的衣服。

在烟大四年,每年端午都能吃到老师的粽子。协会那么多人,一个人最少能吃到一个。老师得在家包多久,得煮多少锅啊。

考研之前的冬至,我们都要去韩老师家吃鸡蛋,吃汤圆。老师说多吃点,考研太辛苦了。昨天海员给我发一个截图,直到20号,冬至前夕,老师还在操心烟台的考研的孩子们,告诉他们要去烟大市场买鸡蛋煮鸡蛋。海员发给我那个截图,我瞬间泪崩了。韩师在用一生为我们实践,何为师德师风,何为传承。而在冬至那天,韩师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了。

考上研那会,老师就一直琢磨怎么给刘伟找个对象。直到娄总结婚,他们回烟台,老师还说你们记着刘伟参加婚礼的时候要告诉她,牵牵线。老师说过太多的人,可我执拗。哪有老师会天天想着为你的婚姻大事,人生未来谋划呢。

前年,去协会拿砚台和笔洗,去看韩老师。那天一直没有找到砚台,走了之后,韩老师特地发短信过来,你不用着急,总会有办法的。

考上博那会,和韩老师分享。他说祝福我。教师节给他说节日快乐,他还问,可进入学校学习了吗?后来,我总听海员说起,老师又在说刘伟今年考上博士了,我很高兴。前几天和霞霞聊天,霞霞说老师专门发了信息告诉她要考博,看刘伟都考上了。只要坚持,都能考上博士。

听太多以前的师兄师姐说,老师是怎样怎么样为我们谋福利,老师为了学生一次次地跑学校和领导争执。书协的寒门子弟,囊中羞涩,老师总是一次次地毫无保留的帮助。太多太多的回忆,太多太多韩师对我们的帮助……

做好学问,学好专业

韩老师一生执着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可惜我不是个好学生,总是听不太懂也领会不了诗词的美好。大学四年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浪费了书画协会提供的这么好的平台,没能培养对诗词的美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韩老师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传统文化著作,还有诗词歌赋。我恐怕是难以培养在这方面的爱好了,但是我想我还能够做的就是:做好学问,学好专业。韩老师教会了我们: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要勇攀高峰,为国贡献,要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未来的学术生涯里,我将遵从韩师遗志,努力努力再努力。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我毕业后应该也会做一名老师吧。我希望我能以韩老师为目标,以书协优秀的已为人师的师兄师姐为目标,做一名好老师。

我们将永远怀念您!永远爱您!只要我们的工作中、学习中有您的影子,您就从未离开。

学生刘伟
写于2020年12月23日,修改于2021年01月28日

编者按:作者系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第二十一届副会长。

编者评:作者是教育社会学在读博士。所以作者是以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研究和回忆先生的。但是,作者是带着很深厚的感情来研究和回忆的。

近些年,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命题,争议颇大。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作者开篇便以这个命题切入,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先生身上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先生以自己一生的奋斗与付出,给出了答案:寒门可以出贵子。

先生是极力主张学生考研考博的。在协会,先生也极力营造考研考博的氛围,使得学生们时刻接受这种氛围的熏陶,而立下继续读书深造的志向。这是心理层面的。在经济层面,先生会通过设立奖学金,先生个人出钱资助,协会后援团(协会校友会前身)设置专门的资助基金等等,尽最大可能地打消学生继续读研读博在经济层面的顾虑。先生甚至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鼓励一次不中的学生继续考,直到考中为止。先生在烟台大学的家,俨然已经成为考研学子们的专用宿舍,一批又一批考研的学生在考研时都是住在老师家里的。

二十几年来,先生带领学生游遍祖国大江南北。先生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这些学子们涨学问,长知识,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立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先生曾经说过:“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会站出来让祖国挑选”。这是多大的情怀和抱负啊!先生一生都致力于报效祖国,从而也以自己的言行深深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

“寒门可以出贵子”,作者整篇文章都在论证着这句话。先生整个一生都在论证着这句话。先生毕生都在为实现这句话,为寒门学子们能够学有所成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与奋斗。这也是先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甚至是人民教育家的真正伟大之处!

先生就是一秉红烛。照亮着韩(寒)门学子们前行的路。也温暖着韩(寒)门学子们前行的路。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2018-2022蕙风轩. 保留所有权利
烟台小樱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