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石居士


1 丹青难写是精神——怀念恩师韩冬冰先生

2017年5月30日作者与爱人在先生书房合影

我自2002年就读于烟台大学建筑系(现为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0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于北京建筑大学(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在大学学习、工作的十九载,幸遇诸多良师益友。他们或予我思想精神上的引领与启发、或予我学业学术上的指导与点拨、或予我生活工作上的帮扶与鼓励,深深地感动和影响着我,使我在生活工作中常念相助之人,常怀感恩之心,常为助人之事。在诸多师者中,对我的思想和精神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恩师韩冬冰先生。

2016年12月3日作者与先生在书画协会活动室

至今仍记得初识先生的场景,那是在2003年春季“中华诗词阅读与欣赏”的课堂上,记得上课地点是一个大大的阶梯教室,由于是第一次上课,我去的很早。但当我进教室的时候,教室内基本上就已经座无虚席了,我只能在教室的后排找到了一个座位。当时就觉得能如此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定是一个人文学院学识渊博的教授。但不一会就看见一个衣着朴素,体态微胖,平头,戴着有厚重感的大框眼镜,手里拿着水杯和一摞讲义的“老头”进入了教室。他神情略带严肃,先环视了一下教室的学生,然后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悠然登上讲台。

上课铃声响起,他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突然如孩童般露齿一笑,就操着一口浓郁的江淮口音做起了自我介绍。那时我才知道先生是化工专业出身,是化学生物理工学院的教授。虽即将退休,但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同时开设“中华诗词阅读与欣赏”、“中国书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印章篆刻艺术”等全校选修课,当时就令我肃然起敬。文理交融,才贯中西,这正是我心向往的学者气象,师者风范。

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幽默诙谐的讲课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授课时旁征博引,历史典故,文化常识信手拈来;板书行云流水,洒脱飘逸;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在学者的严肃端庄和稚子般的谐趣可爱之间自然切换,引人入情入境,不能自已。先生每讲到情真意切处,教室内落针可闻,但转而又会以形象有趣的肢体语言引来一阵哄堂大笑。至今仍记得当时先生在讲唐代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一诗中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一句时,模仿江南卖酒女子扭动腰肢伸出手腕的娇羞状,引起教室内笑声一片的场景。

在课堂上,先生领着我们领略和品读诗词歌赋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对于我来说,听先生的课,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有一种其它课堂上找不到的那种酣畅淋漓——过瘾的、欲罢不能的感觉。所以继2003年春季学期选修“中华诗词阅读与欣赏”之后,2004年春季学期我同时选修了先生的“中国书法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两门全校选修课,2004年秋季学期选修了先生的“印章篆刻艺术”。

在学习三门课程的过程中,先生对我也渐渐地熟悉起来,记住了我的专业和名字。选修“中华诗词阅读与欣赏”的时候,我曾经在课后请先生点评我高三时曾经写过的一首词《贺新郎·中国入世有感》,老师首先是鼓励了一番,然后又耐心地指出了其中平仄的问题;选修“中国书法文化”的时候,我被先生独具风格的以草入篆的书体所折服,向先生求了几副字:“反求诸己”,“止于至善”,“由博返约”,“于无声处听惊雷”等。先生的这些书法作品被我悉心保存了九年多,2013年才装裱起来挂在新家的各个房间。

2004年先生写给作者的书法作品:反求诸己(草篆)
2004年先生写给作者的书法作品:由博返约(草篆)

在“印章篆刻艺术”的第一次课上,大家都在买教材,当时先生的那本《印章篆刻艺术》教材工本费是15元,当我正要掏钱买书的时候,先生当着全班同学对我说:“杨振啊,建筑系的,你是爱学习的好学生,不收你的钱了!送给你一本!免你费用了。”当时听到先生的话,既骄傲又感动,骄傲的是平时和先生交流不算太多,先生却能记住我的名字。感动的是我当时确实经济困难,15元对我来说就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了。东汉崔瑗在《座右铭》中说,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可能当时这件事对于先生来讲微不足道,但是却让我铭记终生。

当时我知道先生授课之余,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指导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我却未报名加入,原因有二:一则我当时是班长且在建筑系还做着学团宣传方面的学生工作,加上专业课学习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确实有限;二则是当时家境困难,我家中兄弟三人皆在求学。我是长兄,觉得进入大学之后应做到经济独立,于是从大一开始就同时兼做3-4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所以课余时间所剩无几。怕一旦加入协会又不常去学习,给先生留下滥竽充数之印象。当时十分羡慕能够有时间跟着先生在协会习字作画的同学,觉得那是莫大的福气。

2007年我们毕业之际,建筑系四个毕业班想集体送母校一份毕业礼物,当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请先生写一幅字,刻在石头上。经过和各位毕业班班长以及当时的建筑系主任郝曙光老师沟通之后,我就去先生家向先生求了一个“在”字,然后联系刻石头的厂家,选了一款石头,正面镌刻先生的书法和落款,背面是镌刻的是我代表建筑系2007届毕业生写给母校的一段话:

“岁月流淌,悄无声响,母校以其广博的胸怀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建筑系是我们广才学、多见闻、增体验的舞台;是我们恢弘气度、磨练筋骨、增益能力的沃土;是我们他日能龙飞凤举、成鸿鹄之鸣、就斐然之绩的摇篮!师恩如山,我们永远铭刻心中”。

最后一句“师恩如山”,是对所有老师的致敬,也是我最想对先生说的话。虽然大学五年未能如书画协会的同学们那样常伴先生左右,亲聆教诲,但能得识先生,我亦知足。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样和先生相处,也让我从“远处”更清楚、更客观地“观察”先生。先生大德大才,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而饮,就已受益终身。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门前石刻

北京求学期间直至后来留校工作期间,虽然时常想起先生,但也未经常叨扰,只是在节日时给先生打个问候电话。直至2016年回母校看望先生并向先生求了一方姓名章,才和先生加了微信。有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写的诗词,先生看见后会微信留言提出意见。再后来有了孩子,我发一些关于孩子的朋友圈,先生也会点赞或评论一番。

2017年,因先生计划在烟台大学校园内建立一个传统文化碑廊,嘱托我进行方案设计,我和先生交流就更加频繁起来。在碑廊方案设计期间,去过烟台数次,每次都能和先生一聚,每次也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仿佛又汲取了新的精神营养。也正是在此期间,通过先生相继结识了蕙风轩诸多才学超伦的同门,更是感慨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滋兰树蕙之功。

2017年我们班本科毕业十周年在烟台聚会,我携爱人一起去家中拜访看望先生。先生很高兴,在客厅和我们聊了很久,然后又带我们参观了书房。看着先生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他的藏书的时候,我又不由得想起了先生在课堂上经常说的那句话:藏书万卷留教子,养气十年待请缨。

2017年5月30日作者与爱人在先生家中

2018年,先生告知我在烟台大学校内建设传统文化碑廊的事情暂时搁置。2019年先生又邀我去济南虞山书院参观,使我有幸拜会了赵总和玉龙师兄。赵总拟在书院设计建设一个类似的传统文化碑廊,先生希望我能参与其中,我也表示随时听候先生吩咐,但未成想济南一别,此生再无缘面见先生!

2020年12月22日上午11点17分,在济南工作的延鹏师弟给我发微信,告诉我说:“师兄,韩老师昨天走了。”看到信息的第一眼,感觉是不是自己眼花了,不敢相信是真的。再次和延鹏师弟确认消息后,不由得悲从中来,当时的心境无法用语言表达,整个一天的工作都在恍惚中度过,脑海中时不时地浮现出十几年前求学时跟先生上课,课后听先生指点人生的一幕幕场景。回想起2020年10月18日我与先生微信通话请教对孩子启蒙教育的问题,没想到竟是最后一次和先生交流。当晚忙完一天工作之后,夜阑人静,再次回顾和先生相处的点滴往事,自撰二联,以悼念先生。

大才如磐,春风化雨润百亩兰蕙;
大笔如椽,真草篆隶写三千华章。
三尺讲坛,衣衫布褐音容宛在,笑谈古今中西文理史哲学问事;    
一片冰心,风骨傲岸懿德长存,泽被诗书画印东西南北后来人。

随后几日我被邀请进先生追悼会主挽联讨论的微信群中,拜读了诸位同门的挽联,对先生平生才学功业和人格魅力有了更为深刻、丰富的认识,所以在学习同门挽联的基础上又撰写了一联:

才成江左,壮志踌躇赤心许国,登显一片冰心八斗之才,功建西蜀廿六载。
师泽域中,衣衫布褐器宇轩昂,泽被百亩兰蕙三千栋梁,名成东鲁三十年。
2018年5月19日作者与先生在烟大校园内

2020年12月27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我未能赴上海参加先生的告别仪式。今年3月20日,终得赴烟台参加了先生的追思会,也得以面见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门。在追思会上,看着先生的影像,听着诸位同门代表的发言,我数次泪流满面。先生西去后,诸多同门发文追忆先生生平,我也均一一拜读,每一次拜读,都会痛惜先生溘然西去,又会再次被先生的精神感染。每每想动笔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先生,又觉才学有限,词不达意,不能完全表达心中所感所想。在先生的追思会上,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王安石《读史》一诗中的两句:“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我猛然顿悟,先生的精神也非笔墨文章可以写尽的,我只需把我从先生身上得到的“精神传承”以及心得感悟记录下来 ,就足矣。

一个人的精神,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先生的精神,化为有形,见诸等身著作、印石千方,书画手卷、诗词文章,谓之大才;先生的精神,化为无形,见诸百亩兰蕙、三千栋梁、庭前丹桂,桃李芬芳,谓之大德。诗书画印,诸般才艺,是先生大才的具象体现,但先生看不见的精神(大德)更值得我辈去学习和传承。我认为,作为先生的学生,比起精通诗书画印,先生无形的精神传承更值得去探索和思考。

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先生是我遇见的最具有中国传统文人气象的学者,没有之一。回忆总结先生对我的教导和影响,我觉得可以借用唐太宗的这个比喻引申一下:

先生于我而言,是一面镜子,照亮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见贤思齐,反求诸己,止于至善。自学生时代起,先生的诸多言行,都会让我反躬自省之后效仿力行。

先生在早年工作中历经坎坷但初心不改,知世故而不世故,以赤子之心回报祖国、培育桃李,让我学到了先生的拳拳报国之心,处事时的宽容悲悯之心和坚守人格的本心;

先生早年在课堂上讲述和师母相识过程,说自己是因为主动在下班后铲除单位内一个无人问津的垃圾堆而引起师母的关注继而与师母结为伉俪,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一毫之善,与人方便,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善事冥冥中自有因果循环,正如先生所书对联所言:善念一成天地佑,私心才露鬼神知;

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中讲述汉代“张敞画眉”的故事,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行为观念和审美表达内外有别,用于劝诫谈恋爱的学生们不要在公众场合做出超尺度的亲昵举止。让我意识到了君子要举止有度,在公众场合要含蓄而内敛,这也成为现在我的行为习惯;

先生淡泊名利,爱生如子,不图虚名,但行好事的作风也对我影响至深,无论学生时代还是工作后,我无数次在利益面前主动让步,不与人争,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自我成为老师后,从教学风格到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都受到先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资助学生;

先生教学传道,有教无类,但重德大于重才,让我理解了真正的师者,重在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和品德的培养,而不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灌输;

2016年12月03日先生在为作者治印,先生两袖口已破

先生小事不拘泥,大事守底线,性格奔放洒脱但又讲究做人做事的原则,让我明白了君子有时可以谦谦如玉,也有时也需要铮铮若铁;先生对学生有金龟换酒的豪气,对自己却锱铢必较般地“吝啬” ,尤其是2016年我求先生治印时看见他还穿着当年给我们上课时经常穿的红色毛衣,衣服袖口磨损,还缝着白色的针线,让我深受触动。反观自己每每旧衣未破就添置诸多新衣,顿觉惭愧不已,在内心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自那时至今,我基本上再未买过新衣服。

2016年和先生交流时,先生曾说:“你们当老师的更应该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于是我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在2017年秋季学期在北京建筑大学开设了《印章篆刻艺术》的校级选修课。在第一次的课堂上,我就给我的学生们讲先生的生平,讲我开设这门课是基于先生的精神传承……。虽然至今未从先生身上学到诗书画印的精髓,但是先生对我精神和人格上的无形影响,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我如今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甚至是行为方式。而这些影响,正是先生无形的精神传承的一部分。

虽然在日常交流中,我称呼先生为老师,但是这篇文章中,我特意用“先生”代替“老师”,是因为先生一生,实现了青年时代的誓言,成就了 “立言、立德、立功”的人生理想,在我心中,先生是真正的先生!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利己的人最先灭亡,因为他活着是为了自己,如果他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么他就无法生存了。他的面前就是一片黑暗,这是利己主义者注定的悲哀。但是,人如果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把自己融化在社会里,那就很难杀死他,因为如果那样,必须先杀死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才行。”先生的一生,是利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因此,先生没有离开我们,先生的精神不朽,先生的传承不朽!

嵛山苍苍,海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篇末,谨以辛丑清明所集古句悼念恩师冬冰先生:

後日相思何处寻?感君空有泪沾襟。
纸上得来终觉浅,丹青难写是精神。

作者按:这四句分别集自四首诗:

第一句出自南宋陆游《老病无复宦情或者疑焉作此示之》:病思萧条岂独今,十年前已鬓霜侵。旧交略尽形吊影,薄宦宜休口语心。老骥已甘当伏枥,穷猿况是急投林。别君径入乱云去,後日相思何处寻?

第二句出自唐代灵一《哭卫尚书》:画戟重门楚水阴,天涯欲暮共伤心。南荆双戟痕犹在,北斗孤魂望已深。莲花幕下悲风起,细柳营边晓月临。有路茫茫向谁问,感君空有泪沾襟。

第三句出自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四句出自北宋王安石《读史》: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杨振于辛丑年二月廿三,清明节

编者按:作者系烟台大学建筑学院2002级校友。

编者评:本文感情真挚,用笔细腻;旁征博引,立意高古;真知灼见,字字珠玉。是一篇深度思考的回忆文章,也是一篇才子佳作。阅读作者的文章,仿佛徜徉在诗歌与楹联的海洋,就如作者陶醉在先生的课堂上一样,令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作者是建筑系高材生,专业为建筑学。同时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书画篆刻,诗词歌赋,艺术鉴赏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对先生崇高的人格,对先生的博学与才华怀着极深的认可与钦佩之情。在烟台大学就读期间,作者选修了先生开设的所有全校选修课。虽然“未能常伴先生左右”,但是作者对先生的学术思想,治学精神,人品书品等有着极深刻的认知与认识。

作者在文中一直在自省。或“反躬自省”或“反镜自省”。“反躬自省”的“镜子”是自己,“反镜自省”的“镜子”是先生。这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似乎高出了一个层次。作者与先生是惺惺相惜的,因为作者和先生身上有许多相同的特质。所以先生对作者的影响是深刻的,是深远的,是非同小可的。

作者家中兄弟三人,作者是长子。先生兄弟姐妹五人,先生也是长子。所以作者与先生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不能不说是与家中“长子”的身份有关。作者在文中反思自己不能加入书画协会,痛失“常伴先生左右”的机缘。但从这个“遗憾”的“心路历程”里面,透射出的却是作者所具有的高贵的人品和可贵的担当精神。

作者与先生同是出身“寒门”,所以作者与先生都具有自强不息,刻苦努力的品格。在自强不息,刻苦努力的同时,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培养,对于父母和家庭的养育,对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与帮助等等都心怀感恩。所以学有所成之后,都怀着一颗“滚烫”的心去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反哺家庭,报答母校和老师。将“吃水不忘挖井人”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镌刻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这颗“滚烫”的心,日积月累,逐步升华,遂成家国情怀。

作者与先生都是大学老师,是同行。所以彼此之间更容易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尤其是作者,在踏上教育岗位后,对于先生的思想和学问,对于先生的理念和情怀,对于先生的执著和坚持有了更深层次的领会和思考。作者在“反躬自省”和“反镜自省”的过程中,对于先生的思想、品行、学问等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在研究先生,学习先生,继承先生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编者形成对于作者的以上认识,不仅仅是在本文中,还在近几年为了协会的事务、先生的传统文化传播事务等与作者的“共事”中。作者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对于先生的感佩之情,钦佩之情时时事事都在感动和温暖着编者。因篇幅所限,不能尽言,敬请广大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身上这些可贵的品质吧。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2018-2022蕙风轩. 保留所有权利
烟台小樱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