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梁荣欣——追忆恩师韩冬冰先生
.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同届小伙伴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学生书画协会第22届秘书长、光电学院2014级校友梁荣欣,2018年毕业之后到上海理工大学读研,现在是研究生三年级。
这是我毕业之后第二次回烟台,还记得我毕业之后第一次回烟台的时候还在老师家跟老师聊天,今天再一次回到这里,物是人非。(当时情绪没有控制好,哭了)
刚刚看到了老师生前那么多珍贵的视频和照片,老师的音容笑貌还是那么亲切,感觉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
因为我大学之前没有学过书法,在“百团大战”的时候看到学生书画协会纳新,我就加入了,想好好学学写毛笔字,这也是我大学加入的唯一一个社团。还记得当时第一次见到老师、跟着学长学姐一起去“送”老师回家的时候“开小差了”,提前跑去食堂吃饭了;后来跟老师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之后,我不愿意错过和老师有关的一切,所以今天我回来了。
刚刚张松学长说,请大家想一想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谁,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的韩老师。我很幸运在大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博学多才、事事都想着我们的好老师,老师不止是我们的老师,更像是我们的亲人。加入书画协会的大家庭,认识老师和协会的兄弟姐妹,我是幸福的,像玲玲姐刚才说的那样,我也是个农村出来的小姑娘,很幸运能跟着老师一起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幸听到老师讲述自己的往事、吃到老师做的饭、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老师生日的大餐。还有就是无论是在烟台还是在上海,都能感受到协会的温暖,因为我研究生入学之后我们班上只有我一个山东人,所以在上海遇到协会的人就感觉特别的亲切。
读研究生以后,我越发感受到周围的人对传统文化不重视,这个时候我更加明白了老师为什么一直在给我们讲传统文化,为什么一直坚持在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作为老师的学生,我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老师身上有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现在我即将毕业,踏上工作的岗位,我要向老师学习,向优秀的师兄师姐学习,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
谢谢大家!
编者按:作者系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第二十二届秘书长,这篇文章系作者在恩师韩冬冰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稿。
编者评:“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在国际学术讲台上,用汉语宣读我的论文。当掌声响起的时候,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摘自韩冬冰先生《想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从本文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珍惜与先生在一起的时光,哪怕是先生身后的追思会都不愿意错过。
作者对先生,对协会的感情是真挚的,同时作者的思维也是缜密的。她以她缜密的思维思考着周围的一切——在她读研以后,她发现“周围的人对传统文化不重视”。这愈发激发起她对先生,对协会的怀念,愈发增强了她对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编者认为,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基础是学习,学习的基础是热爱,热爱的基础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而先生,是有这个信心或者说是有这个自信的。
先生对自己是自信的,所以他才在紫金山之巅立下“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誓言。先生对自己的专业是自信的,所以他才努力刻苦去钻研,把工作当成一种“信仰”去追求。先生对自己的岗位是自信的,所以他才把教育事业和他的学生们当成他生命里不可分割的部分。先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自信的,所以他才如战士一样终生奋战在传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们要学习先生的这种自信,我们也要继承先生的这种自信。作者说:“我要向老师学习,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作者能立下这样的誓言,也是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