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石居士


0.1 谢志宾——追忆恩师韩冬冰先生

回忆大学时光,协会同学课余时间就两件事:要么在协会,要么就在去协会的路上;毕业后读研读博的同学们,节假日跨省追随老师去游学。现在想想,韩老师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年轻人,宛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便是古人讲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

“经师易遇,人师难寻。”在大学里,韩老师就像父亲那样关心我们、照顾我们、引领我们。老师勉励我们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用功读书,鼓励我们考研深造。老师补贴我们游学,带领学生们去“三孔朝圣”,到孟州韩愈故里感受一代文宗的风骨,在九江白鹿洞书院聆听古人的智慧与朗朗书声。用现在的话讲,这些回忆就是沉浸式的教学,而学生们也不断地践行着好好读书,回报社会的教诲。书画技艺是韩老师教的,老师也常教导大家说,“你们这一代不一定个个成为书法大师,但是一定要把读书的种子种下去”。

记得韩老师工作时获奖的奖金会用来买礼品送给同事,这深深影响到了我。我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受老师的影响,把一次活动获得的奖金回馈给了我的同事。现留在上海工作,常常受到往届师兄的照顾,从师兄身上能看到老师的影子,也不断地感受着榜样的力量。薪火相传,老师的教导我们依然记得,我们也在努力地践行着。

记得19年8月份,利用了企业高温假,跟随老师从重庆顺江而下畅游三峡,在游船的晚上清风徐来,月亮特别圆特别亮,老师喊着我在船尾拍月亮,我在背后偷偷地拍老师。老师的背影瘦小了许多,也是那一次感受到老师体力不比当年了。古人说“月是故乡明”啊,现在想想,四川是老师奉献青春的第二故乡,老师是不是也在思念这里呢。如今老师已然离我们远去,但老师的精神不朽,就像我们思想中的指路明月,永驻心间。

老师在拍月亮

我们毕业时,协会师弟为我们举办欢送会,老师说你们学成下山,让祖国挑选,是喜事,不许哭。那么,今天我们在此隆重地举行韩冬冰教授的追思会,我在想,我们回忆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是思念的苦?是不舍的痛?还是回忆老师对我们学生关爱时,幸福的甜?在此,我有几个问题,想请诸君一起回忆:

我们考研前韩老师给我们煮的汤圆,是咸是甜? 端午节热气腾腾的粽子,是甜是咸? 中秋节老师买来的月饼,是甜是咸? 四川的豆花,是甜是咸? 如果今天大家还记得老师的这些爱,那么今天回忆的味道就是甜的。

谢志宾
2021年3月20日

编者按:作者系烟台大学学生书画协会第十九届副会长,这篇文章系作者在恩师韩冬冰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稿。

编者评:作为先生的弟子,先生的言传身教,无疑给作者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作为协会第十九届副会长,协会的一草一木无疑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在学习先生传承先生的道路上,志宾师弟一直认真而坚毅地走着,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这是让先生最能感到欣慰的纪念了。

先生走了,但是先生的著作,先生的教导,先生的信念却留了下来。追思的最好的方式是学习和传承。学习和传承的道路注定不会轻松,就如先生生前的坚持和努力一样,是需要毅力的。这种毅力的动力,便是像作者这样的对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自然的种子,要想生根发芽,需要阳光和水分。读书的种子,要想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则需要理想和信念。屈子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先生向来喜欢兰花。我想,包括作者在内的我们,也是先生培育的“兰花”吧。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2018-2022蕙风轩. 保留所有权利
烟台小樱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